联系我们
  • 参会报名:
  • (010)62767249-606
  • 合作咨询:
  • (010)62750097-605
  • 媒体报名:
  • (010)62757216-620
媒体聚焦
李凤亮:高校“文化产业教育”期待跨界
2011/1/10

学科建设需要更有针对性和打破各种壁垒

“我国的文化贸易逆差比较严重,这和人才培养不够有关,无论是创意还是管理人才都很欠缺,说到底这还是与学科建设的针对性不足有关”,李凤亮指出。文化产业学科具有鲜明的跨学科特点,因此不能机械地要求同质化、标准化,需用一种开放的、乐观的态度去接受。而目前国内高校对文化产业综合性、复合性的办学规律认识还不足,更多还是依赖于传统的专业经验。

文化产业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应用型人才,需要实训和实践教学,目前国内高校这方面还较薄弱。为此,高校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不仅要结合学校、学院的自身特点,还要结合区域产业和市场的需求。“例如深圳的设计业、无锡新发展的影视业,都是当地高校需要重视结合的,目前深圳大学正考虑结合区域特点,在文化产业研究院下面建立一个‘深港创意书院’来整合人才培养资源”,李凤亮表示。在课程设置上,深圳大学计划结合当前文化产业发展,增加一些更切合实际的、新颖的课程,比如文化产业园区管理、文化产业创业教育等。

此外,文化产业学科建设需要打破学科间、学院间、学校与社会间甚至是国境的壁垒。“深圳大学目前有好几个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院系,我们并不希望做一个大而全的文化产业学科,而希望发挥各学院优势,在各专业特色之外加入文化管理和创意管理的内容”,李凤亮以深圳大学文化产业学科建设为例,“同时力求打破目前仍存在的专业壁垒,给学生真正自主选课的权利”。

另外,还应立足长远,看到文化产品无国界的趋势,打破国际壁垒,寻求国际合作办学,建立培养国际型人才的机制,真正培养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文化产业人才。

人才培养需要进行多元化教育

对于文化产业专业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李凤亮强调需要进行多元化教育。针对本科和硕士实行互补性、分阶段的培养模式比较理想。本科学生可结合现有专业,进行第二学位或辅修培养。硕士研究生则需进行复合性的培养,鼓励相关专业学生攻关文化产业硕士学位。

“深圳大学在研究生专业建设方面,强调与其他相关专业结合、突出个体特色,如我们打算在设计艺术学专业开设‘创意设计管理’方向,在文艺学专业开设‘文化产业与文艺管理’方向,在传播学专业开设‘传媒经济与文化产业’方向,在管理学院的MBA中开设‘文化创意产业管理’方向”,李凤亮表示。

而对于我国目前还比较少的文化产业博士人才,应鼓励其在文化产业政策完善方面起到更大作用,并通过经验和学养的积累去考虑文化产业的战略性问题。李凤亮建议,“博士生还可以发挥其学历高、视野宽的优势,从具体的行业挑出具体门类,做一些国内外文化产业的比较研究。另外,博士作为实践型人才也应在行业里发挥战略规划作用,因此有一定实践经验的人攻读文化产业博士也许更合适”。

在非学历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取高校和行业协会相结合的方式。整个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都需要高校和社会相结合,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因为文化产业学科不是一个仅在书斋里钻研的学问”。

高校需要根据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进行多元化的教育。“对于非学历实践型人才,我们可以多讲一些理论和国际上该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而对于学历型人才,我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李凤亮总结道。

Back  [1] [2]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