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永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存在四大问题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9


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朋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长我们提供这么一个好交流的平台,和大家一起来交流关于文化产业方面的问题。我今天和大家一起交流的题目是“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现状分析”。交流的内容分三个方面:第一,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第二,是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成因,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第三个,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与创新。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第一个方面是文化产业人才数量与现状分析。第二个是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的现状分析。


第一个方面,文化产业人才数量与结构的现状分析。我把它概括为四个并存。人力资源丰富与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短缺并存,文化产业人力资源资本短缺与人力结构不合理并存。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与专业化程度不高并存,文化产业人才资本总体短缺与区域分布不合理并存。下面围绕四个并存来进行。


第一个是人力资源丰富与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短缺并存。大家知道我国有13亿人口,但这不代表着13亿都是人力资本。我们通过几个方面来看一看人力资本的情况。第一个数据,人力资源文化素质平均指数,2000年有关机关对107个国家进行调研,人力资源文化素质的平均指数是40.8%,其中发达国家的平均指数为64.15%,发展中国家是32.34%,转型国家是56.04%,而中国仅为35.88%,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第二个数字,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占就业人口的比例。2006年我国文化系统的从业人数是189.2万人,到08年增加到199.86万人,增长5.2%。2007年到2008年,美国创意产业从业人数增长是11.6%,比我们国家高的多。另外一个数据显示,纽约文化创意产业占中国总人口的12%,伦敦为14%,东京达15%。而我国原来统计的数据是不到1%。昨天我看到有1200万,可能超过了1%,但是跟美国的数字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第三个是文化产业人才需求量和紧缺指数的一种对比。在我国动漫产业从业人数现在只有1万多人,是韩国的三分之一,远远落后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影视动漫、游戏动漫、数字媒体的产业需求量均在10万到15万。09年宁波市对30多个行业人才紧缺指数进行了分类统计,它统计的结果是在30个行业中,文化产业的人数紧缺是居首的,这表明中国的文化产业人才是非常紧缺的。


第二个并存,文化产业人力资本短缺与人才结构不合理并存。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集中在36岁到50周岁,35岁以下人员比重比较小,尤其是经营管理人员70%在36岁以上,35岁以下的仅占30%。在西安、湖北地方调查的结果也同样表明这样一个年龄层次的问题。从学历层次来看,高学历的人才比较低,在四川日报报业集团中,本科以上学历只占24%,大专以下学历占76%。他们对广播电视集团也做过调查,本科以上学历占42%,成都也做过一次调查,他们本科以上的学历不到40%。研究生的比例占的更低,只有百分之三点几。


第三个方面,文化产业人才结构不合理与文化产业专业化程度不高并存。首先从高级职称比例来看,全国文化系统从业人员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现在只有1.9%,中级职称只有5%,两项加在一起不到7%。第二个就是复合型、创业型的人才更是稀缺。比如说我们文化产业的核心领域,传媒业,现在从业人数60多万,据估计,真正懂传媒经营管理的人才,还不足1%。


第四个方面,文化产业人才总的短缺与区域分布不合理是并存的。文化产业人才跟经济发展是一样的,呈现出一种东高西低的态势,从业人的数和资源的拥有数和从业单位的数量,东部地区占66%,69%和78%,远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收入情况来看,东部地区营业收入占到全部的82%。另外从人才的省际分布来看,北京市的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89万,广州市达到82万,青海省在04年统计的时候不到3万人。


第一个方面的第二个问题,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培训现状的分析。我把它概括四个基本脱节。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基本脱节,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基本脱节,师资的质量与教学要求基本脱节。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这个问题确实存在。第一是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基本脱节。从国家层面来看,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并没有很好的把握住国家产业调整的脉搏,也没有及时跟上国家文化产业调整的政策。到至今,我认为还没有建立起与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相适应的文化产业培养体系。从学校层面来看,尽管很多学校都设立的文化产业的相关专业,招生量也不小,但是并没有很好地去研究文化产业的人才市场,很多是受经济利益驱动来招生的。比如说一般学生收费5000块,文化产业跟艺术相关的就是1万,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根据自己学校的实力和特色招生,最后培养出来的学生,有一部分学生,有一批意味着失业,有很多学生毕业之后并没有真正在文化产业领域里面就业。


第二个,理论与专业实践脱节。目前文化产业专业教学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具体操作的东西讲的比较少,有的学校甚至以理论代替实践环节。还有的尽管有实践环节,但是形式比较少,内容比较小,比较单调,比重也比较小,有一些实践环节对于学校来讲只是观摩,并没有进行现场参与。


第三个方面,师资与教学的要求基本脱节。因为文化产业属于一个新兴行业,因此到至今为止,没有形成有文化产业背景或者是文化产业专业出身,并且有相关知识的知识队伍,我们过去缺乏这方面的师资筹备,因此教师中具备技术运用和动手能力的比较少。另外由于高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的不完善,导致了很多教师重科研,轻教学,重学术,轻运用的倾向。比如说高校评价教师,科研指标是硬指标,对于动手能力的评价是软指标,因此教师重视科研和学术。


第四个,学术研究与专业教学基本脱节。这表现为目前对文化产业性质和规律探讨不太深入,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也没有形成相对成熟的文化产业研究队伍,研究的方法比较单一,尤其是对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和科研研究和学科建设研究很不够。另外由于文化产业的学术研究不够,导致了我们学科和专业的定位不清晰,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不够明确。


第二个方面是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我个人把它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原因:人才观念单薄、体制与机制有障碍、人才储备不充分、培养体系未建立、经费投入不充分。


首先第一个方面是人才观念单薄,重视程度不够,这主要是因为文化产业发展历史比较晚,很多人对这个认识不足,有一些单位和企业本身固守过去的传统,重设备、厂房、土地,轻人力资源的开发。第二是体制不够健全,机制不够完善。主要是受事业体制、计划经济的影响,还有制度的不完善等等原因,现在文化产业从事人员,管理意识以及市场意识都不够强。由于我们机制不灵活,导致了人才的流动不畅通,用人机制不灵活,导致了最后从业人员的工作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缺乏。第三个是人才储备不够充分,一个方面我们过去文化方面的人才本来就很少,加上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快,高等学校培养跟不上速度,所以现在文化产业人才的供需矛盾极其特殊。第四个是教育体系不够健全,培养方法比较单一。学校教育,我们目前的学校教育这个方面做的不够,从职业培训来说,做的不够。第五个方面,目前我们的多元投资体制与机制还没有形成。经费的投入不够明显。


第三个方面,我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建构及其保障机制。第一个方面,学校培养体系的建构,我认为要正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这里面培养目标有以下三个方面,完善人才培养过程有四个方面。在科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最后是在职培训体系的建构有六个方面,加强委托和定向培养,深化行业培训,开展国内外的学术交流,通过重大项目和团队培养人才,建立培训人才培养基地,构筑文化产业人才创业平台。


今天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文章录入:xuening    责任编辑:xuening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 电话:(010)62767249 | 传真:(010)62757883 | 邮箱: fici@pku.edu.cn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合作联系人:钮沭联(13681418740) 管理员登录  
联系方式
媒体联系人:修 菁(13810270517) 
会务联系人:杨丽伟(132417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