佘日新:台湾文化创意产业现况与挑战
作者:本站    文章来源: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10


主持人,各位嘉宾,在场的各位朋友,大家好。谈到体制改革,我想最近因为在台湾做两个大型的研究,时间关系,我本来预备的内容可能没有办法在这边完全呈现了。不过我刚才聆听两位在中国大陆这边的发展进程的演讲,我觉得心里无限羡慕。在台湾,我们碰到的许多的困难,所以今天的题目是以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它的挑战来作为主题。


虽然充满了挑战,但是我觉得创意这件事,作为这个产业的一个核心,有很多的可能性,不管是在体制改革上面、资本市场创新上面,其实核心在于有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来自于,在这个文化跟市场的一个矛盾性。其实在台湾,一直到最近,我们刚刚通过了一个法案,这个法案,我个人觉得还是非常非常地不足。原因是它其实并没有真正的针对目前台湾在整个发展上面的一个困境,能够提出针对有效的一个带动性、前瞻性的一个发展愿景。


我想提出四点,台湾在仿效英国,我们分成13个子产业。因为内容太多,我提出四点。目前产业发展,其实第一个,在体制改革上面,我认为两岸目前有一个大好的形势。在马先生作为台湾领导人过程中,虽然说还是有一些矛盾,但是我自己也参与在台湾的经济部跟目前在中国有四个部委,有关于产业对接的谈判工作。我们在过去一年的工作和努力当中,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重点,就是所谓的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这个在陈水扁的时代,基本上两岸对话是断绝了。目前看起来,两岸合作有相当多的可能性。两岸,我想是第一个体制需要去面对的,在改革上面的一个突破,尤其是两岸现在有相当活跃的一些对话,不管是民间还是政府。在文化产业,或者创意产业部分,我们其实还有很多的想象空间。


我来之前,北京清华大学的台湾研究所,他们其实在台湾有一个团队,谈到入资入岛的问题,到底台湾有哪些投资标的可以作为投资对象?还需要进一步的调研来支撑。


第二个谈到体制改革,其实跟刚刚第一点有很多的关联。因为两岸携手赚世界的钱,就是要走向国际。其实在08年北京承办奥运,到了今年上海办世博会,让中国走到国际舞台上,其实世界对中国元素有相当的好奇,对于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也有相当多的憧憬。这些都是很好的,不仅把硬件,把大陆当作世界的工厂也好,或者是世界的市场,过去都有相当好的发展。但是作为文化层面,作为精神层面的内涵,我们最近跟中国社科院有相当多的对话。其实这些都反映了中国价值,中国文化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在未来,不仅仅是中国国家建设,也是世界持续发展,文明的进展上面,我相信都有相当多的贡献。


第三点,呼应一下刚刚孙司长的观点。其实躺在国家的怀抱里面,我们在研究台湾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时候,甚至感觉到一个困境。那就是我们在经济学里面,把它称之为内生型的经济成长,或者是外生型的经济成长。在台湾相当程度也是这样的,在台湾最有名的表演团体,是云门舞集,他要是把政府补助拿掉的话,到现在也是亏损的。


长久以来在文化跟市场这两个矛盾的极端,怎么样找到一个好的定位,怎么样能够既有文化,又有市场,这可能是一个内生的。就是说让经济活动,它本身既富含着文化内涵,同时也能够有一个有序的,自己可以养活自己的机制。所以这样一个体制当中,包含着文化人跟市场营销方面的操作,怎么样进一步对话,这是第四个方面体制上面必须去面对的问题,不仅仅是在意识形态上面,可能在体制上面也要进一步对话。


最后一个方面,我想跟大家谈的就是画业,画业的对话。待会儿台湾交响乐团的刘团长,他会介绍一下他们最近在操作的一些事情。这些事情,让我们看到异业结盟的力量。基本上文化创意产业,在台湾也一样,规模相对都是比较小的,虽然说它的附加价值,或者说它的投资报酬,其实有可能会高过在硬件的投资,但是事实上它因为规模太小,在盈利上面有它的困难。不过,我们也看到有一些业界的先进,他们也组织了一些力量,所以在未来,不管是在内容当中,我们会更进一步看到这种异业在体制上面,跨界的这种合作所产生的体制改革,对于整个产业发展,能够带来相当好的契机。一旦有这样的内涵,我们就相信资本市场,它很自然的就倒闭了。要靠政府的力量来引进,投资没有报酬的空间,资本能够投入,它一定要有想象的空间。


我做一个总结,我没有办法把台湾13个产业一一跟各位做一个报告,我就简单报告到这里,谢谢各位。

文章录入:xuening    责任编辑:xuening 
意象网络版权、投稿与免责申明:

1)凡本网署名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意象网络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意象网络”,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注明“采编自”的文章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100871 | 电话:(010)62767249 | 传真:(010)62757883 | 邮箱: fici@pku.edu.cn | 
第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 合作联系人:钮沭联(13681418740) 管理员登录  
联系方式
媒体联系人:修 菁(13810270517) 
会务联系人:杨丽伟(13241797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