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参会报名:
  • (010)62767249-606
  • 合作咨询:
  • (010)62750097-605
  • 媒体报名:
  • (010)62757216-620
嘉宾演讲
圆桌对话

提问:首先我是门外汉,我从事的其实是中国传统的共产党意识形态的研究,但是我博士论文主要做的是中国的文化产业。所以我特别想问各位老师几个问题,第一个,如果从法兰克福学派,李校长也提到过,其实从很批判的一个视角来批评当时的文化工业,当时阿杜诺提出的叫文化产业。请问中国的文化产业,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如何来继承或者承担起中国主流的意识形态的宣扬?第二个,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是一个需要有很强创造力的,但是文化产业本身生产的产品,产业化,肯定有一个机械的复制性或者同一性,请问各位老师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最后关于学科建设,我非常同意柏老师的观点,因为文化产业其实作为一个学者,应该跟业界有一定的距离,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比如北大各个学院有不同的定位,它在文化产业的研究过程中对于学科可能作为一个,因为文化是很批判性的,它可能以批判的视角来看,别的学校可能从实践的角度处理这个问题。我非常同意柏老师的观点。但是对于他那个文化下沉为物质基础,我觉得不能理解。比如政治上我们会有政治的贿赂,能说政治就沦为一个物质基础吗?

主持人:这个会后你可以好好跟柏老师探讨一下。我先回应一下你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柏老师和王教授刚才的回应他们不是矛盾,其实我们作为文化研究的学者来讲经常会面临这个两难,就是说面对政府的决策执行报告和业界的一些操作性东西的时候,我们从高校的角度来讲,就是给他提供一个比较清醒的批判性的声音,建设性的声音。不能是跟着他走,我们在深圳,我就讲你不要指望听到我天天吹捧你们的文章,我会告诉你们出了什么问题,这就是我们大学应该做的事,批判。

王国华:我跟柏老师并不是很矛盾,我说了一个我不同意皇甫晓涛说的,中国的人才多得很,真正是高校这种体制,他不让有能力的人到他应该要到的地位,有些人一辈子从幼儿园门到校门。我说文化产业一定要有一批有时间经验的人充实到这个队伍,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的经验就是三条:第一,首先是要有立法,让文化产业有它一定的地位。第二,要有充足的市场消费,我们共产党是一党领导的,如果他倡导大家都去看电影,大家去掏钱看电影,掏钱去买创意,那这个文化产业需求就大了。但是好多地方不掏钱。第三个,还是要有一批理论研究,这个是把文化产业的运作理论规律性的找出来,所以消费是第一位的,需求是第一位。第二个立法是最重要的。第三个理论专家是需要的,但谁是理论专家,我觉得没有评判标准,还是不大相信文化人,文化人的地位不高现在,我支持教授应该用自己的支持卖个好价钱,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产业。你说你有水平,你都穷哈哈的,你干什么?如果你能像陈建宏一样,你能让人听得津津乐道。我鼓励这个社会培养文化精英,也要培养理论精英,这个过程中要舍得跨界,要是跨界要花很多时间。所以跨界今天陈先生讲,是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个人的自我超越。我讲文化产业一定要有好的立法,一定要有一批精英在自我超越的过程中不断吸收,不要固守一块,李校长这是你的领地,这是我的领地,没有这个事。谢谢。

主持人:请嘉宾做一下总结总言。

张泽洵: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建设最重要的是创意人才的培养。

夏瑛:回应刚才的问题,我支持一下两位老师的观点。前面问到这个园区和学校之间,这个我想借日本的经验,他们学校和企业之间有很好的互动关系,产学结合。比如数字好莱坞大学跟一千多家企业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他一半以上的师资就是来自于业界。

主持人:大学和业界的结合。

夏瑛:对。再一个,我觉得这种环境,在国外其实有的时候学界,包括政府和业界他们之间的互动非常自愿的,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氛围,平时每个礼拜或者每个月会经常不断有活动,大家都愿意自费掏钱去学习,这种学习的环境。包括对学界来说,可能业界的这些都是全新的,这些氛围我也觉得是值得我们提倡的。

刚才讲到跨界,在新的时期,我们的跨国界合作,我觉得比如说动漫产业,我们学美国,美国的有些模式,好莱坞模式我们不一定马上学得来。日本的话也是中小企业为主的,它的一整套运营模式,在我们的产业链上的微笑模式的两个端点,它讲故事的能力,运营的能力,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加上它国内很多的矛盾,它少子化、老龄化,这些企业也好,学校面临生存危机,它也非常愿意和我们合作。所以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机会,加强人的交流,包括师资也好,学生也好,包括一些项目的合作,因为我们在实践当中已经有很多的合作。谢谢。

主持人:您讲了三个方面,第一要校企联合。第二要跨界。第三,走出国门。

皇甫晓涛:我也说三句话,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要有高校的基础理论研究学科建设要过关过硬,这是国家智库、文化智库要过硬。第二要有广泛业界创新智力资源的融合。第三,要有制度层面的支持,包括基础教育中经管法大文化进入基础教育体系,包括国家文化的院士制度的建设,包括重点实验室软技术的制度支持。

Back  [1] [2] [3] [4] [5] [6] [7] [8] [9] [10]  ... Next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