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参会报名:
  • (010)62767249-606
  • 合作咨询:
  • (010)62750097-605
  • 媒体报名:
  • (010)62757216-620
嘉宾演讲
圆桌对话

提问:我之前是文化产业的学生,现在是文化产业的从业者,首先我还是谢谢我的母校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谢谢我的恩施姚老师和王老师。作为这个专业的学生,也作为这样一个从业者,听这样的论坛感慨非常多。我想说,对于我个人来讲,我是觉得非常地幸运学这个专业,也是非常地骄傲,非常地自豪。我也是会非常坚定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在学科教育和行业实践方面我有两个问题想要请教各位老师。

第一,集聚区和学科建设或者学生培养方面能不能够联合或者是合作起来?因为集聚区是一个大的平台,集聚了文化创意类企业非常多。对于集聚区来讲,我们需要提供一个人才培养或者人才服务的平台,对学校来讲可能是需要一个人才实习或者是就业的一个基地。对于集聚区内的企业来讲,我们应该说是一个直接的连接或获利。这两者怎么结合?

第二,提给主办方,能不能够把这种学术的交流和我们行业的交流结合起来?不要说新年论坛,文化产业论坛是文化产业论坛,文博会是文博会,就是学界玩学界的,行业玩行业的,中间是很大的鸿沟,大家能不能一起交流?

主持人:第二个问题我一定转达。

傅才武:谢谢,应该说这个问题提得既宏观也深刻。回答这个问题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应不应该?第二个,怎么干?回答应不应该这个问题,其实在今天这个会场上有两种观点,学界,我们按照自己的学科逻辑和学科体系我们干自己的那一套。另外一个观点,就是文化产业,作为产业属性,必须和实践相结合,双师型人才队伍可能是决定我们今后十年,我们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时候,你的文化产业学科发展的方向,一个形态和一个你的能力建构的一个关键问题。这是两个思路,我回答第一个问题,我认为是应该的。为什么应该?因为我们看,我原来在文化厅是管教育的,对教育这一块有所涉及,最近又承担文化部委托的艺术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在这个规划里实际上我们强调,文化产业、文化管理、文化艺术管理等等,它离开了实践,实际上你的管理科学、文化产业这个科学,它的实践基础不成立,理论基础、理论建构,到底你的合理性、科学性在哪?所以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怎么干?我认为文化产业跟园区的结合,学术和实践的结合,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一定是我们今后在十年发展的主流方向。我们习惯于按照行业分工和专业分类的方式来建构我们的文化,也习惯于按照部门架构的方式建构我们的学术。实际上,实践的发展远远超出了我们学术界所把握的一个范围,怎么说?我们的经验领袖,我们的学术领袖落后于我们的实践领袖,文化产业是不是这样?我们的学科交叉融合,名义上融合了很多,实践上融合了多少?物理的相加和化学的反应他们之间是同一回事吗?不是。所以怎么干?两个办法。第一个,园区带动合办,我们合办那个,有很多园区,我调查在浙江那边,就和大学以培训的方式。日本人干得很好,所以说两边结合是可以的。第二个,战略合作。一个是园区带训,战略合作,我们学科把博士点完全可以设在园区,为什么不行?

皇甫晓涛:我补充你一句话,文化产业目前这个情况你提这个问题很新颖,也很好,文化产业这个师资,智力资源是比较空虚的,一个涉及理论和实践的融合,说的不会做,做的不会说,要把这个打通,我曾经有一个建议,像文化比较尖端的,核心文化园区,有创新基础的,它的高管队伍应该转化为师资队伍。这样我们在园区里办的文化产业大学,文化产业学院,就把最优秀的高管团队集聚起来做师资,同时融合高校一些专家。

提问:今天上午听了各位专家的演讲,我感觉到我们面对的是中国文化产业新十年,这是这次会议的主题。这个会议的主题就是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但是我发现一点,作为人才培养,一定有自己的系列,从中专、大专、高校、本科,到最后我们各位大师们说的研究生系、博士生系,这是一个。第二个,王老师的观点,当我们国家的文化需求还没有到达一个程度的时候,当我们的经济学数据显示、统计数据显示出来的时候,如何把这批人文化需求培养出来?这种培养文化需求同样需要人才。第三个观点,当我们国家要走出去请进来的时候,我们需要领军人物,那是国际大师级的,像昨天和今天我听了以后,好莱坞的整个整合的大平台,把各种优秀的团队整合起来,如何在这么一个层面,从低端、中端到高端的组合,能不能给我们一个启示?这是第一个层面的意思。

第二个层面的意思,就是说追求,和向往高职高砖在全国各地不少了,但是如果和地方的经济发展,我不同意学校不和当地,因为高校的几大功能,重要的一点就是服务地方。文化建设中间的多样性、需求性都要靠文化产业解决。谢谢。

主持人:你把我会议总结的话都讲完了。

Back  [1] [2] [3] [4] [5] [6] [7] [8] [9] [10]  ... Next  >>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