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演讲
田青: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还是“发展”?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2/2/6

看到敦煌里的人物没有翅膀,确是把人画横过来衣带飘飘这就是飞起来,我们就是抽象的,就是写意的。西方演话剧,一个房子,一个屋子一定三合板搭一个房子。但是中国人不是,两个小旗就代表车,一车两椅,我们抽象的艺术延续了几百年。但是现在我们要发展,我们新编的京剧昆曲,在舞台上搭楼,搭大船,我们在发展过程当中不是不能发展,问题是所有发展的理念,我们发展的榜样很可惜,我们还有200多个戏种,进入国家保护级项目190多个。全国190多个地方戏剧只要这个团还存在,只要文化局还给他拨款,他们一定要请一个音乐学院毕业的人学西方音乐的人,根本不懂地方戏的人来做曲,一定要请一个电影导演来做导演。所有地方戏伴奏乐队都加进了大提琴,我问他为什么不加大提琴?他说不加大提琴没有低音。我说为什么要有低音?他说不知道。其实就是因为西方交响乐队要有低音。

我们在谈发展的时候,我们有限发展的榜样是一个,我们中国人说和国际接轨,和谁接轨?和柬埔寨、坦桑尼亚,我们说的接轨就一个国家,我们说的发展也是一个方向,我们可借鉴的东西也是一个东西。所以我说一定要慎谈发展。在这里我想举一个好的例子,来自台湾的汉唐乐府的创始人陈美娥女士,他们两次进故宫演出有很经典的曲目,它是发展的,但是它的发展我是认可的。为什么?很简单,如果发展的过程中你改变了本来的文化传统,改变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项目的本体或者最本质,它的灵魂的话,这个发展一定是失败的。那些形式上的发展更注定不会成功。

汉唐乐府的发展不是简单把馅从饼里拿到外面来,而是它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比如说它用男音的音乐和舞蹈动作用一个概念,一个理念来阐述中国古代历史,它是新编的曲,比如《洛神赋》,一个音符都不敢动,因为他对传统有一个敬畏之心。我很欣赏他,把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个文化背景下,都是闽南文化,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了,这也是发展。但是馅饼还是馅饼没有变成匹萨。比如《洛神赋》一个音符没有动的男音,洛神在舞台上走的时候,用高科技让演员走到哪里都有波纹跟着他。不像很多晚会看完之后只记住了声光电,没有一个舞蹈,没有一个声音记住了,这种发展是本末倒置了。

最后说一句话,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领域里,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政策没有改变,千万不要让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的手里变得面目全非,我们要像杂交水稻袁隆平是从海南岛找到了原始的稻种,而且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个稻种的纯正性才有后来的杂交水稻,千万不要让我们子孙后代我们所发展的一套东西误认为传统。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研究院首页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