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演讲
熊澄宇: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思考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2/1/10

比如说战略规划,刚才刘司长给我们谈到,在国家层面上考虑的是中长期的发展,有一个时间段有一个导向,这个事情只有政府能做,也是政府必须要做。关于产业结构的政策,前几个月参加中宣部和国家统计局关于文化产业分类的修订的会议,我们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这本来是一个技术问题,但是现在它承载了太多它所不能承载的责任。什么东西应该放在这里是可以说的清楚的,但是你增加了其他很多说不清楚的东西进来以后,它就变得说不清楚了。比如要把官员的政绩与项目合作,就出现了很多地方统计指标的差异。刚才刘司长说的很清晰,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只有北京达到5%,实际看到各个地方报上来的增加值很多都超过10%,什么原因?这就是所谓产业结构政策。这种结构政策,应该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们现在的建议是中央对全国的标准是统一的,各个地方可能根据自己的特色做一点“N+X”,“+”这部分属于地方特色,从国家来说有一个比较的数据,要不然政策出台是有问题的,我们的研究没有办法根据准确的量化数据进行研究。

政府环境建设,我说的环境建设不是修路,不是拉电网,做下水道,我说的是产业发展的生态环境。我们现在有一个提法,我们要做大型的文化航母,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不是全部,所谓环境,一定是一个良性的生态,生态不能只有航母,必须还有不同的大大小小的船才能够形成生态,这也是政府做的。

政府应该做的是评估体系,评估体系就是导向,由于时间关系就不展开了,在这个层面上是政策和产业之间的关系。政策的执行制定主题在政府层面上,政府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企业更多是市场需要关注。

结论怎么思考区域文化发展的政策,我对政策的制定、执行,以及调整、修订,我觉得按照控制论的原理叫做反馈、调节、再反馈,再调节。因为政策的好处就是要有调节的余地,法律出台以后,就有相对的稳定性,是纲化的,政策需要调整,根据实际情况,根据社会、企业、市场等各方面的实践不断反馈、调节。

北京这个概念提出来全国文化中心,也是不断的调整过程当中,最近调到了大家认为的新的起点,叫做两轮驱动。以中关村的科学试验区为平台,同样一个目标在不同的区应该有不同的重点。我给北京很多区做过规划,至少我感觉到海淀是重点科技与文化关系,朝阳是文化与商业关系,东城更多文化与传承关系,我们房山的领导在这里,听了她的阐述,我感觉房山更可以做的文化与生态的关系。这种差异和共同目标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我们说的两个动力,它的共性和个性,两方面的驱动力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健康向前发展,既符合国家整体目标,又能够体现区域个性化特征,这就是我对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与思考,作为我对前面两位领导发言的学习之处。谢谢!

上一页  [1] [2] [3] [4] 

返回研究院首页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