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演讲
李永求:生态城市在韩国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作者:未知 来源:新浪财经 时间:2012/1/7

李永求:各位专家,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韩国外国语大学的李永求。

今天我非常荣幸参与第九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我要讲的题目是生态城市在韩国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生态城市诞生的背景:人类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进化

产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现象日益严重,人类也正吞食着这一苦果。全球气候变暖、希贵生物面临绝种、自然性灾害频繁发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损失,这也不得不引起人类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科学技术的精进,全球化步伐的加速,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而环境保护和生态问题则超越了国家和民族的界限,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话题。如何解决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如何实现经济利益与生态保护的平衡,如何推进可持续发展等则成了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的核心事项。生态城市则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生态城市概念的出现,从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的变化。依据弗洛伊德的观点,胎儿在母体时基本没有自我意识,处于一种"与水一体"的状态,他将之形容为"生存本能";一旦脱离母体,便开始对自我以及周围事物产生认识,他将之称之为"死亡本能"。脱离母体的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摆脱"死亡本能"的威胁,他不断从改变自然事物中获取某种能量和满足自身的欲望。此时,对人类而言,自然不过是其延续生命本能的工具。总而言之,弗洛伊德认为"死亡本能"是促使人类改造自然和寻求自我满足的原动力。然而,人类的欲望并无止境,贪婪和私欲导致人类以破坏自然为代价来换取眼前的利益。但弗洛伊德并未提及"生存本能"与"死亡本能"的调和问题。

英国哲学家Owen Barfield指出,与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人类历史也是统合及相互依存的"生命本能"和分离独立的"死亡本能"之间相互角逐的过程。然而,人类文明迄今为止都还未实现上述两种相对力量间的协调。Owen Barfield把历史视为人类意识的发展,并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将人类意识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在旧石器时代,生产和意识水平还较低,人类不得不与自然界保持着紧密的联系,尽管在某种程度上带有一定的自我意识,但却并不发达。可以说,人类的日常生活是在自然界赋予的时间节奏与空间制约中实现的。其次,随着人类开始定居的农耕生活,人类意识也进入到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人类养殖动物和栽培植物,从而开始把自然作为生产的对象来使用。伴随农业的发展,人类的认识不仅开始脱离自然,甚至与自己的身体也发生了分离。因此,自我意识也逐渐增长。尤其是到了中世纪末和近代初期,人类与自然急速分离,结果出现了今日的自律性认识。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返回研究院首页  地址:北京大学静园一院213室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  管理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