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程主席:花建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花建:各位朋友、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上午好!

中国城市化的深入给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问题。文化在城市化工作中的贡献和作用也成为社会各界密切关注的问题。有鉴于此,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鲜明的提出要发掘地域文化资源、建设特色文化城市。不久前闭幕的党的十八大又再次强调了推进新型城镇化,而且要提高城镇化的质量。有鉴于此,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新型城镇化,中国的特色文化将为我们提出诸多的思考的新的课题。今天上午的论坛分为三个单元,下面我们有请司仪介绍第一单元的主持人和各位嘉宾。

花建:大家好,沙龙对话第一场的主持人是魏鹏举老师。

花建:谢谢魏鹏举老师,谢谢刚才的嘉宾把时间掌握的非常好。我们今天上午的专场的三个单元彼此之间有密切的联系,第一单元讲的是特色文化城市。在几位嘉宾的演讲中,又不约而同的谈到了关于文化空间的问题。自古以来,人类就生存在空间里面,人类有不断的改造的空间,古希腊的城镇无论它有多大,或者说比较小,它总是有那么一些要素来构成了基本空间。市场交易的场所,精神活动的宗教场所、市政厅和进行体育活动的后来的奥林匹克活动中心前身。以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人们开始在城市的空间里面排斥文化的作用,这种情况到了后工业化时代引起了人们的反思。后工业时代以法国为主提出了文化空间和文化空间可伸展性的问题。空间不是没有生命的物理构架。空间本身也在创造着新的文化活力。比如说我们隔壁的清华大学的学子在若干年前提出了文化组合、组团的理念。刚才的孙健君先生、曹小宁先生、李国平先生、还有陈双副区长也都提到了在首都、在天桥,在专家所参与策划的诸多项目里面,如何来形成新的文化空间这样一个内容及其丰富的重要选题。所以,我们下面的第二轮对话的主题就是文化空间再造与新都市观。这个沙龙对话的主持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助理王齐国老师。下面有请王齐国老师。

花建:谢谢王齐国老师的精彩点评,也感谢第二单元的各位嘉宾。下面我们要进入沙龙对话的第三部分,主题是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特色文化集群。

从二十世纪末叶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个以绿色、集约、生态、惠民等为引领的产业转型的浪潮。由于产业的转型,也带来了城市的转型。因此,我们下面这个沙龙对话就将进入一个前沿话题,那就是城市转型背景下如何来打造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下面介绍一下出席第三单元的嘉宾: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顾江教授,上海张江集团副总经理金麒先生,北京远见聚和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叶林先生,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

和前面两个单元一样,我们有请每位专家每个人发表十分钟的主题演讲。然后我们再进行和下面的互动。从这样一个角度进入,我想会有非常鲜明的前沿性。中国要走向世界文化强国,这个强到底如何体现,仅仅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壮大吗?是文化产业集团的增多吗?是文化产品的扩大化吗?还是有别的声音?从全球范围来看,文化与科技创新可以说是文化产业竞争的利器和密码,正所谓文化加科技,优胜劣汰、王者归来。人们会津津乐道美国的第一部3D电影《阿凡达》,只放映不到一年,就获得了好莱坞大片《泰坦尼克号》18年来累计的观众人数。是我们要研究新的3D和4D的表现技术吗?是我们每年开发更多的技术平台吗?我们会想起这样一段往事,冷战时期,美国和前苏联在军事工业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但是这两家走的是不同的道路,美国的道路是把军事科技的研发、市场经济、金融结合起来,每研发一种新式武器,就逐渐把它民用化,又通过市场化的转化吸收更多的资金投入更新一代的武器的研发。前苏联采用的是高度保密、封闭运行,从而得不到更多的资金投入,而慢慢的式微了。因此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不但涉及到技术问题、资金问题,还涉及到机制问题、体制问题、政策框架问题,它应该是一个系统创新。有鉴于此,我们首先请出上海张江集团副总经理金麒先生来给我们讲一下结合张江的实践,是如何推动文化科技创新。

花建:感谢金总的介绍。这十分钟的演讲让我想起了一个词,原子弹的爆破。张江20万平方公里的狭小的空间里面,一年综合产值可以达到700亿,它的核心部分就是文化、科技与数字出版相融合的,核心产值能够达到150亿。这几乎等于这一年中国大陆票房的总和。这样高的产出率从何而来?金总刚才提到了多种聚合,科技与文化的聚集,金融与文化的聚合,平台服务要素的聚合,以及人才的聚集,包括PE、VC就达到189家。从更广阔的意义上讲,一个产出率最高的文化产业集群必然是创新最活跃、举措最密集、突破最有力度的所在。感谢金总。下面要请出的是南京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顾江教授。顾江教授在经济学和文化产业方面有深厚的造诣。不久前在深圳的一个重要论坛上,顾江老师对整个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驱动、投资驱动、生产力要素的驱动做了精彩的分析,获得了与会客人的一致好评。下面有请顾江老师对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表他的看法。

花建:谢谢顾江老师,顾江老师以学者独立的睿智来指出我们究竟应该对文化产业集群做一个怎样的界定,他的分析犹如层层剥笋一样,最后直指文化产业要素的集聚、文化组织关系的建立,文化产业的不断升级,以及与此相关联的要素的优化配置。他刚才举到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他不仅仅是生产与传播,也包括组织形态、消费和管理。正因为如此,顾江老师的发言有待于我们从一个生产率规律的意义上来进一步审视城市转型背景下的特色文化产业集群。他给我们奉献了一颗非常有意义的智慧果。下面有请北京远见聚和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叶林先生演讲!

花建:谢谢叶总的演讲。叶总的演讲引人注目的提到了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因此,有人这样说,如果懂文化,只懂单纯的投资,他就无法理解为什么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阿凡达,为什么乔布斯拍摄的《UP》。迪斯尼在2000年拍摄的《花木兰》会能够采用多个国家的元素,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同。这就是文化产业的奥秘,它既是产业,又包含了深邃的人文精神、人文修养和人文胆识。所以它依托于文化,落点在产业,但是又在更高的意义上表现文化。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很难理解刚才叶总所说的对正定的分析。我们也很难把握为什么在各种各样的泡沫、挫折和失误中仍然有一批富有远见的企业家能够埋下身来高瞻远瞩,能够在看似冷淡的氛围里面率先做出具有长远意义的文化项目的投资和文化产业集群的建设。我们最后请出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的院长魏鹏举教授。有请魏老师。

2013年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秘书处
参会咨询:杨丽伟 62767249-606
媒体咨询:汪卷 62757216-618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传真:86-10-62757883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