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龙对话一

嘉宾主持:周庆山 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庆山:大家都知道纸和印刷媒介面临比特和光线媒介的冲击和挑战,所以现在的出版业,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报道,美国新闻周刊停止了印刷版,美国有很多报纸已经转型或者倒闭。出版业在这个危机当中,也有很多的机遇,接下来我们有请下一场对话嘉宾就新媒介出现以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他们的一些真知灼见,共同探讨特别在数字出版领域与文化有什么机遇,面临什么样的转型。

大部分嘉宾是从事出版业的,由于我们这个论坛特别强调政产学研交流互动,这次新年论坛海淀区政府也是我们一个合办单位,我们非常容幸的邀请到了孟区长参加我们论坛的交流,下面先请孟区长跟我们做一个发言。

孟景伟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新闻发言人

孟景伟: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参加这次新年论坛,海淀区是北京市文化科技资源都很丰富的地区,今年以中关村为核心的海淀区被评为国家首批国家级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海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从文化资源来讲,海淀区有国家图书馆,以及总政歌舞团等顶尖单位,以及三山五园历史文化区。海淀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50多家研究机构,有一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目前肩负着到2020年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利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任。在人才方面,集聚了以北大、清华为代表的高端人群,产业技术方面。海淀这几年发展也比较快,特别以数字内容产业和文化装备产业为主,产生了一批民族领军企业。初步统计去年海淀区收入过亿元的文化创意产业超过480家,收入将近4千亿,占北京40%以上,海淀去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文化创意产业有很雄厚的优势。地方政府更多是搭建平台,做好服务,而不是亲自参与市场竞争或者具体的产业发展,更多站在政府角度去推进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去提升文化产业的业态,提高文化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市场化的水平。我们目前也正在研究海淀区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具体从四个方面做工作。

第一方面,协同创新。海淀区拥有这么大量的科技和文化资源,怎么在企业,以及科研院所和产业联盟之间搭建一个协同创新的体系,促进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先进的关于数字内容的研发成果能够转化、产业化,这方面政府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

第二方面,搭建平台。更多是公共服务平台,围绕研究机构成果转化、产业化,围绕企业发展中的空间需求或者一些难点、热点问题,政府按照力所能及的态度去帮助协调解决,搭建好公共服务平台,使企业或者研究机构在海淀区创业,使各类人才在海淀区发展,提供更加宽松优质的环境。

第三方面,集聚人才。目前是全媒体时代,下一步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蓬勃向上,最关键是人才保证。这些年中关村陆续实施了千人计划等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措施,但还是不够,下一步海淀区会加大具体措施,向人才提供办公空间、保障性住房,以及启动资金支持,尤其是文化创意产业人才。

第四方面,示范应用。海淀区有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是水晶石,水晶石围绕海淀区丰富的文化资源,建设网上圆明园或者模拟圆明园新的示范工程,一方面把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另外也为区域内高新技术企业产品推广和技术实施提供支持,实现双赢。从海淀区委区政府角度,我们进一步发挥海淀区优势,搭建产学研结合环境,特别是以数字内容、文化装备为内容的产业。

马汝军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

马汝军:各位下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到北大参加这个论坛。我们是来自传统媒体,传统媒体的对面就是新媒体,刚才听了两位院长发言之后很说启发。我这次来主要是向大家学习,因为新媒体就是我们从来没有很好涉猎的领域,我们本身做纸书出版。去年3月22日,著名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已经不再出版纸书了,变成一个文化教育的提供商,这是一个新的定位。这样一个发展趋势,也把我们这样一个传统媒体逼上了一个绝路,到了绝路是也许就能绝处逢生,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在1978年成立的,唯一的目的就是编纂中国自己的综合性百科全书,因为中国几百年来并没有自己的综合性百科全书。我们成立30多年来就做了一件事情,出版了两本百科全书,第一版和第二版,都是以纸媒形式存在的。现在在出版界受冲击最大的就是工具书的出版,因为很多工具书很容易被数据库化,很容易在网上传播,大家更多是在用微机百科、互动百科,很少有人到图书馆查阅《中国大百科全书》,除非有特殊的需要。首先它用起来不方便,这种不方便告诉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革。《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国务院已经正式批准立项,对我们提出三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让我们搭建一个基于网络的编纂平台。第二个要求是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第三个要求是适时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纸制版,政府对我们要求是一定要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我们纸制版已经落到最后一个要求,可能是作为对图书钟情的收藏,主要的作用仅仅停留在收藏上,如果真正能够为大众应用的话,应该就是网络。

我们现在正在实施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肯定首先以网络版形态出现,我们有两个思想,第一是做什么样的网络版?我们应该是提供信息服务的网络版,而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提供的网络版。另外一个思考是如果传统出版社要想做好网络版,或者做好网络出版的话,我们应该让这样一个网络版不仅仅是一个网络版,最后应该能够蜕变成一个互联网企业,这种网络版才是有前途的。

周庆山:谢谢马主编的介绍,下面请邹昱琴主编谈谈自己的看法。

邹昱琴 中国图书商报子报主编

邹昱琴:我来自中国图书商报,我们报纸是标准的纸媒,刚才听了两位老师的讲话,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我们的做法,我们的做法跟现在的媒体有所不一样,呈现的态势也有一点不一样,中国图书商报是1995年成立的,2000年初开始有自己的网站,当时的做法是把所有文章全部上传到网站。2005年左右,报社各个记者专题文章转载率很高,也有很多数据公司来我们报社洽谈,免费把报纸数字化,给我们制作数字报。我们没有寻找到一个很好的商业模式,当时报社社长决定放慢了这个速度,我们已经发展到在我们上传文章的时候,我们都不全部上传,进行了一个知识版权的保护。这两年里面,报社整体状况是营收在增长,而且还是很好的增长,这个是比较少见的。同时,报社成立了一个新媒小组,在探讨一个新的引领模式,现今来说,我们社里没有完全上网的情况下,更多由社长带队在做更多的微博宣传。

我这里想跟两位老师分享的也是自己一个困惑,因为我是做媒体的,做很多出版界报道,数字化过程当中,昨天我看到一个最新报道,是凤凰传媒集团董事长提出一点,他说他今年最高兴的一件事是他在财务报表上看到数字出版部分开始盈利了。我把材料找出去详细看了一下,凤凰数字传媒主要盈利板块是在教育板块,它卖了15000张教学光盘,他在其他板块并没有实现真正的盈利。对于我们出版行业来讲,我自己的观察是出版行业的优势在内容,刚才吴老师讲到人才,出版行业对技术的引进,就现阶段来看是不够的。我看到一个新的资料上面说,其实现在出版行业应该有一半以上的人是技术人柴,而不是内容人才,出版行业如何把技术和内容相结合,而且还要寻找到真正的商业模式,我认为这个行业才能真正的起飞,而不是迅速的数字化。

肖永亮 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

肖永亮:北大每年新年给我们创造这么好一个机会,每当这个时候都要思考一下,新的一年,我们这个行业有什么新的发展方向,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新问题,我也在做这样的思考。今天这个单元主要是从传播媒介角度看待数字媒体。

我自信想了想,我们媒介转换,从原来实的印刷、图书等等媒介,逐渐转到虚,现在还在逐渐走,这样一个信息革命产生的媒介变化,这个阶段已经相当成熟,还在继续走。下一个是什么样的新的生长点,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在这样一个时期,我们可以看到从纸媒介和印刷媒体转到数字虚拟空间,我们产生了很多虚拟的空间,包括影视虚拟立体的享受和体验。传媒传播主要是增强任何人之间的交流,数字媒体很好完成了这样一项任务,就是交互性。但是这个交互其实一开始有很大限制,必须要依托界面,这个界面是谁都会绑在键盘、鼠标和屏幕上,我觉得苹果做了一件事情,力争把这样三个界面,影响人们直接交互的界面融为一体,所以就出现了新的界面,就是人机的界面方式。所以平板电脑和iPad都出来了。这样一种变化也引起了很多大传媒巨头的关注,他们也逐步转到这方面,前不久《新闻周刊》体制印刷,往往一个媒介的改变,对人们的生活,甚至观念都有很大的改变。我去年在哈佛论坛有一个很短的发言,叫数字媒体改变中国,除了产业发展,还有很多观念,中国其实比较缺核心价值观,实际我们现在还没有找到,通过这样一个媒介交互的方式,我们现在是慢慢接受一些普视价值观,改变观念和生活方式。包括立体电影,为什么立体技术到这几年很火,其实很早就有,上世纪50年代就有,就是因为这种媒介数字化技术提升,给它带来了一些质的变化。

下一个点可以想像出来,我们又要逐步从虚拟空间回到更实的人机交互。有一些点是可以看出来的,比如说现在慢慢开发的新技术,包括三维打印,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媒介。这个媒介能够把我们交互之间瞬间得到的多一个维度的信息,迅速的传递出来,而且把它塑造成实体,使我们有更切身的体会。还有一个是全息,全息技术现在在很多方面有大量的研发和运用。今后媒介媒体发展是不是带来全方位、立体化的变化,还有直接植入到人体的生物媒体等等。当我们在新的一年展望新的开端的时候,中国现在是不是应该在很多方面也要提前思考这些问题,不是我们一直以来追着所谓发达国家的技术,他们软件开发了,我们拿来用。上市公司有雄厚资本的能不能在新的发展方向上做一些投入,不是一味跟着别的国家,中国有一些东西可以逐步走在前面。我基本想法是这样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不远了,我们很多东西很快就从想象和幻想变成了现实,会不会立体式的生物式媒介交流成为将来的交流方向。

王 韧 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网络中心市场总监

王  韧:我来自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它是由中国少年报社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合并成立的集团式的新闻出版机构,刚才提到的《中国少年报》和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纸制新闻和出版机构。这两家机构也都见证了纸制媒体的辉煌,辉煌了差不多50多年。我们和其他传统的纸制媒体一样,我们都曾经生活在体制内事业单位,有人给我们打个比方,说我们像生活在羊圈的绵羊,生活很幸福。很快文化体制改革,我们新闻出版机构进行专制,现在变成企业,就是羊圈被一点点拆除了,我们这些绵羊看到新媒体汹涌而来,我们发自内心的发出一声声惊呼,就是“狼来了”,而且一年比一年呼声更紧迫。去年12月份有一条新闻,德国纸媒体掀起了破产狂潮,让我们更加觉得紧张和恐慌,狼真的来了,而且不断逼近我们的羊群,有一种紧迫感。

我们在不断探索当中发现新媒体并不可怕,而且很可爱,举本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狼如何爱上羊,大家在座都玩儿过网络游戏“植物大战僵尸”,这块游戏风靡全世界,从小孩和成人都至少听说过这个游戏。我们社里组织了五位顶尖儿童作家,就这款游戏进行改变和创造,创造了一套《植物大战僵尸》的系列图书,人物、形象和情节是植物大战僵尸造型,内容融入了中华主流价值观,包括信任、坚强等。最开始我们印刷3万册,供不应求,又加印10万册,今年12月份,我们这套图书已经卖出7百万册,销售码洋一个亿,我们也感到很意外。

我们实现这个销售奇迹之后,我们做了一个简单总结,第一是运用新媒体和网络游戏前期广泛的人群、品质和顾客群。第二,我们组织了顶尖的作家群,文化品质和道德底线做了把控。第三,关于消费者和读者群,主要读者是三到七岁,消费者还是家长,家长还是对传统阅读情有独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更多的看一些纸制的图书。我个人感觉如果晚上看帖子觉得是在玩儿,如果看纸制图书的话,觉得我在学习。家长对数字阅读方面,内容是否健康,是否影响儿童的视力也有很多顾忌,我们这套图书把网络游戏和传统图书进行了嫁接和结合。既发挥了新媒体的优势,同时也迎合了广大家长和消费人群的心理诉求,实现了销售上的高潮。

第二个例子是羊如何爱上狼,跟其他所有传统新闻出版机构一样,我们也有自己的网站,名字叫中少在线。我们网站设计初衷是作为一个展示平台,资金和技术上都不是最强的,和门户网站占的很远很远,但是我们儿童类的门户网站在每年全国新闻出版网站中,我们连续五年是数字出版平台十佳,而且排第一。我们开始觉得很意外,后来总结了一下,网站最缺的是原创内容,我们这个网站能够拿到自己中少总社旗下14个纸制媒体原创电子版内容,这是无偿的,其他的网站非常羡慕,可望不可及,实现点击率、上网率、会员量在其他各类新闻出版类综合网站中排名第一。结论是技术再强,还是要内容先导,内容为优势。

传统阅读和新媒体都是人类发明创造出来的传播途径,都是为人类服务的,人类既然能够创造发明出来它,肯定也可以想到更好的办法让它们融合贯通,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在各自不同的发展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始终不可能实现完全谁把谁替代掉的态势。不管是狼爱上羊,还是羊爱上狼,它们都会爱的非常疯狂。

周庆山:非常感谢诸位嘉宾精彩的演讲。有请下一场演讲和对话主持人王先标。

2013年第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秘书处
参会咨询:杨丽伟 62767249-606
媒体咨询:汪卷 62757216-618
地址:北京大学燕南园51号
邮编:100871
传真:86-10-62757883
邮箱:fici@fici.org.cn
京ICP备10033765号